联系电话:(0771)3232999   E-mail:zsk@gxu.edu.cn

各学院招生咨询电话(6月25日-7月1日启用)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学院简介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前身为广西大学1928年创立的数理系,1933年成立物理系,2003年成立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学院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三个本科专业。物理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广西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学院招收博士生40名、硕士生200名、本科生250名,本科生和博士硕士生招生比例基本持平。

师资队伍:物理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83人。全职在编在岗的专任教师中3人入选了国家重大人才计划、17人获得中科院或省级人才称号、5人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非全职聘任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包括中科院外籍院士1名、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或国家级人才基金项目青年学者11人。

学术研究:学院教师聚焦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开展技术攻关和围绕重大科学前沿开展基础研究,服务国家和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依托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培养研究型人才。近5年承担国家项目17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或者军工项目共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52项,省部级重大重点(含人才)科技计划项目13项,各类研究经费累计2.4亿元。2022年教师发表SCI论文600篇,90%以上为中科院分区一、二区高水平论文,NatureScience论文5篇,其中1篇以广西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天体物理与相关探测技术团队获第三届广西创新争先奖。

培养条件:学院拥有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科研平台,设备价值近2亿元,实验室面积近4万平米,其中百级、千级、万级不同洁净度的洁净实验室近1500平米;拥有广西重大科创基地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广西新型电池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要教学研究平台为天体物理与探测技术研究平台、光电物理与微纳制造平台、纳米发电机与蓝色能源开发平台、物理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学院依托广西大学-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与国内外同行深度合作,共建了短时标光学暂现源巡天系统、全球望远镜网络阿里站(LCOGT-AL)1米光学望远镜1台及共享使用LCOGT分布全球8个站点的20余台光学望远镜、中法合作空间变源监测卫星VHF信号接收基站、4米光学望远镜终端光谱仪等,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合作建成国际时域天文联测网,并作为核心单位组织中法合作空间变源监测卫星的科学运行任务;依托广西大学-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探测联合实验室(筹),牵头研制中国空间站暂现源软X射线偏振探测仪、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穿越辐射探测器,参与高海拔宇宙射线观测站、“慧眼”硬X射线卫星、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北京谱仪等重大科学计划任务。学院还与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所合作,共建纳米能源研究中心,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筹建中国-东盟蓝色能源联合实验室,开展基于纳米发电技术的海洋蓝色能源开发与利用、自驱动的海洋环境应用系统研发等。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研究所和高校在我院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设立奖学金和创新实验项目,激励优秀本科生走近科学前沿。

培养特色:学院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采取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硕士博士生成为科研主力军。本科生实行全员导师制,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学科竞赛项目等形式进入学科团队接受科研训练,以输送高端研究型人才和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在三年级时遴选优秀学生进入本科-硕士/博士联培计划开展贯通培养。学院因材施教,设立了君武学堂天文菁英班、物理电子创新人才培养班,并联合兄弟学院设立数理科学、物质科学和信息科学等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班,培养面向科学前沿和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的研究型人才。菁英班/创培班毕业生读研率保持在70%左右。学院所有专业本科生均可以参加选拔进入创新人才培养班和天文菁英班等。

物理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在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分粒子天体物理、材料与能源物理、光电物理三个方向培养。

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分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等。粒子天体物理方向侧重粒子物理和天文学人才的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天体物理、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实测天体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学、粒子天体物理学等。材料与能源物理方向侧重凝聚态和能源物理人才的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半导体物理学、结构与物性、先进材料物理计算、先进储能材料、纳米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及计算分析等。光电物理方向侧重光电子学和光电子技术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光电子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等。

毕业生去向:近五年毕业生大部分攻读物理学、天文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部分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事教育、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在学生系统掌握电子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基础上分微电子和光电子两个方向进行培养。

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工艺基础、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微电子方向侧重微电子和电子技术人才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集成电路原理、射频电路原理、微电子器件与工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集成电路设计、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等。光电子方向侧重光电子学和光电子技术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包括物理光学、光电子学、光电子技术与器件、光电子材料基础、光电检测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等。

毕业生去向:近五年毕业生在新型功能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纳米发电机与分布式能源、光电信息科学、柔性电子与传感、天文技术与方法、光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机器人等相关专业领域攻读硕士博士比例大幅度提升,部分本科毕业生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事教育、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专业(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和电子学基础,掌握通用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理论和方法,具备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封装、测试及集成化系统研制初步能力的理工交叉型专业人才,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

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工艺基础、信号与系统、半导体器件与工艺等。专业核心课程集成电路原理、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综合实验、数字/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实验等。

毕业生去向:2022年首届招生,毕业生主要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培养从事某一行业领域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的高端专门人才,或者在电子信息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发与管理工作。

近年毕业生主要去向

就业单位一览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入选组织部定向选调生或在教育系统工作等

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企等)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电信南宁分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国家电网、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天马微电子、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移铁通有限公司、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等

升学深造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等


桂ICP备05000940-1号 版权所有 © 广西大学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邮编:530004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