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71)3232999   E-mail:zsk@gxu.edu.cn

各学院招生咨询电话(6月25日-7月1日启用)

电气工程学院

电⽓⼯程学院成⽴1997年4⽉,其前⾝可追溯到1938年创办的原⼴西⼤学理⼯学院电机⼯程系。1952年全国⾼校院系调整,⼴西⼤学电机⼯程系并⼊华中⼯学院(现华中科技⼤学)电⼒系。1958年⼴西⼤学在⼴西南宁恢复办学,重建了电⼒⼯程系。⼴西⼤学电⽓⼯程学院是国内特别是华南地区电⽓⼯程学科领域办学历史最为悠久、办学实⼒最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为⼴西电⼒事业和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持和服务作⽤。2025年3⽉中国―东盟能源学院落⼾⼴西⼤学电⽓⼯程学院。

学科及专业建设

学院所属的电⽓⼯程学科是⼴西⼀流学科,学科建设服务国家重⼤战略和⼴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前建有新型电⼒系统运⾏与控制、电⼒装备智能化与新型绝缘材料、⾼性能电机系统与电⼒电⼦、电⼒机器⼈与智能控制等研究⽅向,涵盖电能⽣产、传输、应⽤、变换、检测、控制和调度、管理等全过程。在教育部学科评估和新⼀轮软科学科排名中,本学院电⽓⼯程学科均取得较好成绩。学院具有完整的“本-硕-博”三级层次的⼈才培养体系,⽬前办有电⽓⼯程及其⾃动化专业(1938-⾄今)、⾃动化专业(1971-⾄今)两个本科专业,两个专业均进⼊国家特⾊专业、国家⼀流本科专业建设⾏列。研究⽣培养⽅⾯,学院拥有电⽓⼯程⼀级学科博⼠点和电⽓⼯程、控制⼯程、储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硕⼠点,以及电⽓⼯程博⼠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队伍

学院建设有⼀⽀专业素养深厚、科研⽅向明确、整体实⼒强的⾼⽔平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学院教职⼯总数120⼈,其中有国家级⾼层次⼈才2⼈,国家级⾼层次⻘年⼈才1⼈,省部级⼈才17⼈,教授22⼈,副教授38⼈。教师连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校辅导员年度⼈物、宝钢优秀教师、⼴西教学名师、⾃治区优秀教育⼯作者、⼴西⻘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育人平台

学院拥有电⽓⼯程国家级实验教学⽰范中⼼、⾃治区级的⼴西电⼒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西电⼒装备智能运维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西电⼒输配⽹防雷⼯程技术创新中⼼等教学及科研平台。

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

学院以服务国家重⼤战略需求以及服务⼴西社会经济发展为⽬标,积极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综合能源⾼效协同运⾏ 关键技术及应⽤⽰范”,近10年分别获⼴西⾃然科学⼀等奖、⼴西技术发明⼀等奖、⼴西科技进步奖⼀等奖、⼴西⻘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等奖项,科研⼯作取得了重⼤成就。

人文培养

学院始终把教书育⼈、提⾼⼈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位,扎实建设牢牢“扎根⼋桂⼤地”的电⽓⼈才基地和学术⾼地,办 学近9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博⼠、硕⼠、本科等各种层次的⼈才近2万⼈,他们当中有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业领军⼈才等, 成为国家重点及战略性⼯程、国有⼤中型企业、国家⾼新技术企业等⽣产⼀线的优秀建设者,学院的⼈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度认可。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学科专业优势

本专业是⼴西⼤学传统优势特⾊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专业,2011年被评为教育部“卓越⼯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被评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试点专业,该专业已进⼊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列,⽬前形成了“本科⽣―硕⼠⽣―博⼠⽣”三级⼈才培养体系,设有电⽓⼯程博⼠后科研流动站。专业拥有电⽓⼯程国家级实验教学⽰范中⼼、电⽓⼯程及其⾃动化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等教学平台和育⼈资源,以及⼴西电⼒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西电⼒输配⽹防雷⼯程技术创新中⼼等⾃治区级科研平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学校“复兴中华,发达⼴西”的宗旨和“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发展,具有良好⼈⽂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电⽓⼯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专业实践能⼒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电⼒⽣产、电⼒输送、供配电、电⼒营销、电能应⽤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系统规划设计与集成、⽣产运维等⽅⾯的⾼素质专业⼈才。

师资条件

专任教师50名,教授12⼈,副教授21⼈,助理教授/讲师24⼈,其中国家级⾼层次⼈才3⼈(含1名⻘年⼈才)。教师的研究⽅向主要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电⼒系统优化运⾏与控制、⾼电压技术、电⼒电⼦与电机、⼈⼯智能在电⼒系统中的应⽤等。

主要课程

除通识、数学、物理外,开设的主⼲必修课程包括C语⾔及算法设计、电路理论、电磁场、模拟电⼦技术、数字电⼦技术、微机原理及应⽤、⾃动控制理论、电⼒电⼦技术、电机学、电⽓⼯程概论、电⼒系统稳态分析、电⼒系统暂态分析、⾼电压技术、电⼒系统继电保护以及相关的实践课程。同时开设有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

培养成果

本专业通过积极组织学⽣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具备较强创新创业能⼒,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

就业去向

该专业是⼴西⼤学就业优势专业,近三年毕业⽣就业率均⾼于92%,其中绝⼤多数在国家电⽹公司、中国南⽅电⽹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国家电⼒投资集团公司等相关⾏业单位⼯作。

自动化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工学学士学位)

学科专业优势

本专业是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专业、⾃治区级优质专业和特⾊专业。拥有与本专业对应的“电⼦信息”控制⼯程类领域专业学位硕⼠点。专业具有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拥有电⽓⼯程国家级实验教学⽰范中⼼实验教学平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学校“复兴中华,发达⼴西”的办学宗旨和“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发展,掌握⾃动化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以及⼯程实践能⼒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智能制造、⼈⼯智能、汽⻋、电⼒、制糖、造纸、冶⾦、港⼝等⾃动化专业领域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装置设计与研制、系统集成与调试、项⽬管理等⼯作的⾼素质专业⼈才。

主要课程

除通识、数学、物理外,所修主要课程:⾼级程序语⾔及算法设计、⼯程制图、电路理论、电磁场、模拟电⼦技术、数字电⼦技术、微机原理及应⽤、⾃动控制理论、⾃动化与智能概论、信号分析与处理、电⼒电⼦技术、电机与运动控制系统、现代检测技术、过程控制系统及装置、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智能基础、机器⼈学以及电⼦作品设计与制作试验、专业综合实践、实习、毕业设计(论⽂)等,同时开设有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

师资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2名,教授10⼈,副教授17⼈,助理教授/讲师17⼈。教师的研究⽅向主要为控制理论与控制⼯程、移动机器⼈、图像与视觉、⼈⼯智能、智能电⼒等。

培养成果

本专业通过积极组织学⽣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具备较强创新创业能⼒,近三年来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80余项。

就业去向

该专业是⼴西⼤学就业优势专业,近三年毕业⽣就业率均⾼于90%,其中绝⼤多数在中电投⼴西核电有限公司、⼴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业单位⼯作。

近年毕业生主要去向

就业单位一览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中共⼭东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中共⼴西壮族⾃治区党委组织部、中国⼈⺠解放军95107部队等

企业(国有企业、 ⺠营企业、合资企业 、外企等

国家电⽹有限公司、中国南⽅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央企业驻桂单位包括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分公司、国家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公司、⼴西中烟⼯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西分公司、中国⼤唐集团有限公司⼴西分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西公司、中国⼴核集团有限公司⼴西分公司、中电投⼴西核电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分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西分公司;⼴西重点企业包括⼴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以及知名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升学深造

清华⼤学、浙江⼤学、上海交通⼤学、武汉⼤学、华中科技⼤学、东南⼤学、⼭东⼤学、西北⼯业⼤学、天津⼤学、四川⼤学、重庆⼤学、中南⼤学、⼤连理⼯⼤学、湖南⼤学、南京航空航天⼤学、北京交通⼤学、德国斯图加特⼤学、坦佩雷⼤学、曼彻斯特⼤学等


桂ICP备05000940-1号 版权所有 © 广西大学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邮编:530004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