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西⼤学于1947年设⽴外⽂系,⾸任系主任为著名外交家、国务院参事、剑桥博⼠骆介⼦先⽣,历任系主任、院⻓包括著名学者周其勋、罗选⺠等。朱⽂振、严⾠松、陈德鸿、叶⼦南、裘⼩⻰等知名学者先后执教于此。学院获得⾃治区级⼈才⼩⾼地、⾃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治区级重点学科、⾃治区级优势特⾊专业群、国家级特⾊专业以及⼴西⾼校⼈⽂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办学荣誉。1993年获批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外国语⾔⽂学⼀级学科硕⼠学位授权点和翻译硕⼠专业学位授权点,近三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稳居前30%⽅阵。
名师汇聚,教学一流
学院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3人,大部分教师具有境外留学和工作经历。主编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tural Studies、《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中华翻译文摘》等三种学术刊物。学院的五个本科专业中,英语、翻译、越南语、泰语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日语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技术赋能学习,实践机会保障
学院建有国内⼀流的智慧语⾔中⼼,包括语⾔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等,软硬件设备⻬全、配置⾼端。学⽣每年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型国际交流活动,语⾔实践机会丰富多样。学院与国外多所⾼校建⽴合作项⽬,学⽣有机会到国外交流学习。
专业介绍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2+2学制)
包括英语、翻译两个专业,实⾏⼤类招⽣,按“2+2”模式培养,即学⽣在⼀、⼆年级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从三年级起根据个⼈志愿及社会需求进⾏专业分流。
英语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英语专业设⽴于1947年,曾获⾃治区级和国家级特⾊专业。2019年获批⾸批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4年软科中国⼤学专业排名中获评A等,位列全国第68名。
培养目标
含语⾔学和⽂学两个⽅向,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功底、较强的跨⽂化交际能⼒以及必要相关知识的外语专⻔⼈才。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语⾔学导论、英语⽂学导论、西⽅⽂明史、英汉语⾔对⽐、英国⽂学史、美国⽂学史、东盟国家社会与⽂化、少数⺠族⽂化与翻译、公共外交、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英语阅读等。
就业去向
毕业⽣主要在外事、教育、科研、商贸、⾦融、司法、旅游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英语相关⼯作。约30%学⽣升学攻读硕⼠,其中⼤多数被国内外名校录取。
翻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翻译专业设⽴于2012年,拥有多位国内外知名教授、⼀级翻译以及⼀批实战经验丰富的⼝笔译教师。2021年获批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4年软科中国⼤学专业排名中获评A等,位列全国第25名。本专业主⼲课程《翻译概论》为国家级⼀流本科课程,《英语⼝译》为⾃治区级精品课程。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中英双语基础、娴熟语⾔交际能⼒、扎实⼝笔译技能与现代翻译技术应⽤能⼒、宽⼴国际视野、深厚⽂化素养,⾯向东盟、服务全国的翻译专⻔⼈才。
主要课程
翻译概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联络⼝译、交替传译、专题⼝译、同声传译、翻译技术、译后编辑、应⽤翻译等。
就业去向
毕业⽣主要从事⼝译笔译、英语教育、国际交流等领域⼯作;40%左右毕业⽣进⼊国内外知名⾼校攻读硕⼠学位。
日语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日语专业设⽴于1973年,是⼴西⾸个⽇语本科专业,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专业积淀,拥有⽇语语⾔⽂学学术型硕⼠和⽇语笔译专业型硕⼠两个⼆级硕⼠点。2014年获评⼴西壮族⾃治区优势特⾊专业,2015年获批⼴西壮族⾃治区优势特⾊专业群建设项⽬,2019年获批省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4年软科中国⼤学专业排名中位列第70名,在⼴西⾼校同类专业中排名第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应国家对外交流、经济建设、⽇语教育与学术研究之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掌握⽇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的复合型⽇语⼈才,同时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研究能⼒的⽇语专业⼈才。培养⽴⾜⼴西、⾯向全国和世界的⽇语专业⼈才。
主要课程
基础⽇语、⾼级⽇语、⽇语会话、⽇语视听说、⽇语演讲与辩论、⽇语阅读、笔译理论与实践、⼝译理论与实践、⽇语语⾔学概论、⽇本⽂学概论、⽇本概况、跨⽂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法等。
就业去向
毕业⽣主要在外事、商贸、教育、科研、⾦融、司法、旅游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语相关⼯作,部分在⽇资企业或中⽇合资企业⼯作。考研率逐年上升,历年有多名毕业⽣赴⽇本知名⼤学和国内著名⼤学攻读硕⼠或博⼠学位,包括⽇本的筑波⼤学、名古屋⼤学、早稻⽥⼤学、岐⾩⼤学、三重⼤学;国内的北京外国语⼤学、中国科学院⼤学、湖南⼤学、⼴东外语外贸⼤学等院校。
越南语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越南语专业设⽴于2007年,2019年获批招收越南语专业翻译硕⼠研究⽣,2020年获批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4年软科中国专业排名中列第7名。现有教师8⼈,其中教授1⼈,副教授1⼈,外籍教师2⼈,其余中⻘年教师均在国内外知名⾼校取得博⼠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学思维、勤奋精神、国际视野的⾼素质复合型越南语⼈才。
主要课程
基础越南语、越南语⼝语、越南语写作、越南语视听说、越南历史与⽂化、越南语⼝译、越南语笔译、经贸越南语、旅游越南语等。
培养特色
实⾏“2+0.5+1.5”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三年半、国外学习半年。学⽣在⼤三阶段前往越南河内国家⼤学下属社会科学与⼈⽂⼤学学习。⾃开设以来,明确⽴⾜⼴西、⾯向东盟、服务全国的⼈才培养⽬标,培养⾼素质越南语⼈才以及“越南语+”复合型⼈才。
就业去向
本专业近年持续保持100%就业率。主要就业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及知名企业,部分学⽣毕业后赴国内知名⾼校深造。
泰语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泰语专业设⽴于2007年。⽬前有6名教师,均有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2021年获批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4年软科中国专业排名中位列第5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泰语语⾔、⽂学和⽂化等相关知识,具备泰语和英语语⾔运⽤能⼒、跨⽂化能⼒的创新型泰语⼈才。
主要课程
基础泰语、泰语⼝语、泰语听⼒、泰语阅读、泰语写作、泰语视听说、泰语新闻听译、泰国⽂学、⾼级泰语、泰语⼝译与笔译、经贸泰语、旅游泰语、中泰⽂化⽐较、东南亚概况、泰国社会与⽂化、泰国古典⽂学赏析等。
培养特色
本专业办学特⾊为“泰语+英语”的双语教学模式以及“语⾔运⽤+国别研究”的创新型⼈才培养模式。实⾏“2+0.5+1.5”办学模式,即国内学习三年半、国外学习半年。学⽣在⼤三阶段赴泰国法政⼤学等知名⾼校学习半年。
就业去向
毕业⽣主要就业于外交、外贸、国安、旅游、科技、新闻出版社等机关和中外企事业单位。部分毕业⽣赴国内外知名⾼校攻读硕⼠,从事语⾔⽂学、翻译学、国际法、国际关系、经贸等领域的研究。就业持续稳定,历届就业率均在90%以上。
近年毕业生主要去向
就业单位一览 |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等国家机关部委,地⽅选调⽣项⽬,南宁海关、⼴西出⼊境边检总站等出⼊境管理机构,⼴西壮族⾃治区外事办公室、⼴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西分会等外事及经贸事业单位,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等媒体单位,南宁市⼆中、三中等教育领域 |
企业(国有企业、⺠营企业、合资企业、外企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烽⽕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讯精密⼯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东⽅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等 |
|
升学深造 |
香港⼤学、浙江⼤学、华中科技⼤学、武汉⼤学、中⼭⼤学、四川⼤学、⼭东⼤学、厦⻔⼤学、北京外国语⼤学、上海外国语⼤学、⼴东外语外贸⼤学、爱丁堡⼤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学(英国)、墨尔本⼤学(澳⼤利亚)、名古屋⼤学(⽇本)、早稻⽥⼤学(⽇本)、朱拉隆功⼤学(泰国)、法政⼤学(泰国)、清迈⼤学(泰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