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71)3232999   E-mail:zsk@gxu.edu.cn

各学院招生咨询电话(6月25日-7月1日启用)

艺术学院

学院简介

广西⼤学的艺术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君武先⽣1928年担任⼴西⼤学⾸任校⻓之初,就⼤⼒倡导并践⾏“真善美”,在践⾏理念的过程中⾝体⼒⾏,并创作了⼤量著作与诗⽂,⾄今镌刻于学校的雕塑园中。早在1936年的桂林雁⼭园校区,先后聘请焦菊隐、欧阳予倩、丁西林等⼀⼤批戏剧名家担任教授或客座教授,悉⼼指导学⽣的艺术实践活动,从此奠定并形成重视艺术创作和审美教育的宝贵传统。

⼴西⼤学于1997年成⽴艺术教研室,2007年9⽉成⽴艺术系,2008年10⽉31⽇正式成⽴艺术学院。⽬前,艺术学院拥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化(彩调剧)传承基地”、君武⽂化研究院(挂靠)、⼴西⾼层次领军⼈才“⼋桂学者”2名、⼴西⽂化⻘年拔尖⼈才1名、戏剧与影视硕⼠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编剧、导演、表演、创意写作4个培养⽅向),以及⾳乐学、美术学、舞蹈学、艺术设计学四个本科专业。⽬前,⾳乐学、美术学专业⼊选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学、艺术设计学专业⼊选省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介绍

音乐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扎根于⼴西丰富的地域⽂化和⺠族⽂化,依托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致⼒于培养既具有全⾯的⾳乐理论与实践基础,⼜能够担当地⽅⽂化艺术事业的⼈才;并以⼤⼒发展对外交流、⼴西⺠族⾮遗⽂化和东盟⾳乐艺术研究为主要特⾊。本专业下设⾳乐表演、作曲理论与技法、合唱指挥等⽅向,其中⾳乐表演含声乐、钢琴、扬琴、⼆胡等⽅向,不建议其他专业⽅向考⽣报考。

主要课程

专业主修(钢琴/声乐/器乐/合唱指挥/作曲)、乐理、视唱练⽿、和声、曲式与多声部分析、即兴伴奏、合唱训练与指挥、中国⾳乐史与名作赏析、西⽅⾳乐史与名作赏析、⾳乐教育导论、⽂化与艺术管理、艺术概论、重唱与表演唱、钢琴教学与实践、器乐合奏与重奏等。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能够在⾼、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群众⽂化机构、出版及⼴播影视等部⻔从事表演、教学、研究、编辑、评论和管理等⽅⾯⼯作。


舞蹈学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专业以⼴西地域⺠族⽂化特⾊为根基,依托综合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整合中国-东盟交流平台资源与⺠族⾮物质⽂化遗产,构建舞蹈专业学科群,实现群内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与跨学科融合。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段和⽅法,打造融舞蹈理论、训练、科研、实践为⼀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具有良好的舞蹈专业技能和系统的舞蹈专业基础理论,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具有较⾼的综合素质。近年来由本院师⽣创作和演出的舞蹈作品先后⼊围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舞蹈“桃李杯”等⾼级别舞蹈赛事,并屡获优异成绩,成为在全国具备⼀定影响⼒的综合性⼤学舞蹈专业。

主要课程

芭蕾舞基训、古典舞⾝韵、中国⺠族⺠间舞蹈、现代舞、⼴西⼤学优秀剧⽬排练、少数⺠族代表性⺠间舞、舞蹈编导、彩调剧经典舞段分析与排练、舞蹈剧⽬分析与实践、舞蹈教学法、舞蹈赏析与批评、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间舞蹈⽂化、艺术论⽂写作与指导、戏剧欣赏与剧本分析、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技巧研究等。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能够在专业⽂艺团体、⼤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电视台及相关的⽂化艺术部⻔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艺术指导及舞蹈科研⼯作。


美术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以传统美术学科为主轴,不断拓展专业范畴以满⾜多元化的新时代⼈才培养需求,在师资结构、科研创作、教学管理、学术研究等⽅⾯形成了⾃⼰的优势,尤以“4+1”五位⼀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为特⾊。“4”是指美术学专业中的四块核⼼基础课:造型基础、⾊彩、油画基础和中国画基础;“1”是指多科结合的创作能⼒。美术学专业师资⼒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美术学专业拥有⼀⽀⾼学历的年轻教师队伍,作品屡次在全国美展及⾃治区级重⼤展览中获得⼤奖。

主要课程

素描、⾊彩、油画、中国画-浅绛⼭⽔、中国画-⻘绿⼭⽔、中国画-⼯笔花⻦、素描⼈体写⽣、油画⼈体速写线性素描、中国画笔墨造境、油画构成与表现、AI理论基础、主题性油画创作、主题性中国画创作、AI辅助插图形象创作、AI辅助绘本创作等。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电视台及相关的艺术部⻔、⼤中专院校和中⼩学从事美术创作、教学、宣传和艺术指导⼯作,或从事与美术专业相关的教育、科研、管理和策划⼯作。


艺术设计学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在AI赋能环境设计、视觉传达和动漫创作的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形成了“宽⼝径、厚基础、强技能;宽专业、重能⼒、求创新”的专业特⾊,具备多元化的课程教学和多层次的实践平台体系,并在教学中利⽤⼴西⼤学各类教学资源,融⼊⼴西地域特⾊研究和设计教育。学⽣在前期学习过程中,能有⼒地夯实基础,加强⼈⽂艺术及其他学科的综合素养;在后期学习过程中能够优化专业能⼒,结合学科前沿技术,提⾼学习精度,全⾯拓宽能⼒,更⼤范围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设计概论、设计⽅法、设计思维与创新、⾮遗⽂化与传承、新媒体影视剪辑、⺠族艺术与现代设计、⽂创与包装、插画与绘本、品牌管理、⻆⾊IP、AI动画、UI交互、虚拟现实与数字化技术等。

就业去向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能够在相关机构、院校及设计单位从事设计开发、设计教育及设计研究⼯作,并具备较强的⾃主创业能⼒。


近年毕业生主要去向

就业单位一览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化和旅游厅、国家⼤剧院、⼴西⺠族博物馆、⼴西群众艺术馆、南宁市⽂化⼴电和旅游局、桂林市委办公室、汕头市委办公室、中⼭⼤学、湖南师范⼤学、南⽅科技⼤学、郑州轻⼯业⼤学、⼴西医科⼤学、⼴西⺠族⼤学、⼴西艺术学院

企业(国有企业、⺠营企业、合资企业、外企等)

河南⼤象出版社有限公司、⼴西峰值传媒、⼭西⽇报融媒体中⼼、⼴西烟草公司崇左市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西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柳州银⾏股份有限公司

升学深造

南京⼤学、中央⺠族⼤学、哈尔滨⼯业⼤学、武汉⼤学、东南⼤学、中南⼤学、北京师范⼤学、湖南⼤学、南京航天航空⼤学、中国地质⼤学(武汉)、华中师范⼤学、中国矿业⼤学、华中农业⼤学、苏州⼤学、上海⼤学、浙江⾳乐学院、四川⾳乐学院、武汉⾳乐学院、美国曼尼斯⾳乐学院、英国爱丁堡⼤学、英国曼彻斯特⼤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桂ICP备05000940-1号 版权所有 © 广西大学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邮编:530004
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001号